6月1日,我國“限塑令”實施滿7年,但不合格塑料袋依然隨處可見。為減少塑料袋對環境的污染,我國從2008年6月1日起開始實施“限塑令”,明文規定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
不合格塑料袋再次抬頭
事實上,商販用的一般超薄塑料袋5分錢左右買回來,一天用200個,成本在10塊錢;環保塑料袋售價從6分到2毛錢不等,即使用最小號的,一天成本就近30塊錢。現在很多人都是空著手買菜,不給塑料袋根本無法拿菜。
不少大型超市相對規范,能夠根據“限塑令”要求向市民提供可降解塑料袋,一般每個塑料袋價格為2毛到五毛錢。在沃爾瑪超市宣武門店,當筆者提出要買環保布袋時,收銀員從鎖著的柜子里取出兩個綠色的布袋,價格分別為4.5元和5.5元,據收銀員介紹,買環保布袋的人寥寥無幾。
從2015年元旦開始,吉林省“禁塑令”正式生效。在全省行政區域內禁止生產銷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薄膜袋制品和餐具,吉林成為全國首個從限塑向禁塑全面升級的省份。對于禁塑令的效果,吉林大學后勤部教師李嵬松說:“在長春市的不少農貿市場,塑料袋都不見了蹤影,但是在小吃攤等地方依然能看到各種顏色的塑料袋。”
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秘書長劉國正表示,治理不合格塑料袋“堵不如疏”。他建議大型超市對不使用塑料袋的顧客可以返還現金等鼓勵措施;在城市社區和農村居委會設置專門的塑料袋回收點。“讓不合格塑料袋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是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帶頭、高校教育、司法監督、社區宣傳形成合力。”劉國正說。
多說無益直接罰
對此現象,香港則是直接動手。據香港特區政府網站消息,香港塑料購物袋收費實施近一個月,環保署提醒零售商戶5月1日起環保署人員巡查時若發現違規情況,將直接向違規商戶定額罰款2000元港元或檢控,不會再作口頭警告。
環保署表示,計劃自4月1日推展以來運作大致順暢。大部分零售店鋪均遵從法例要求,除在可豁免的情況外,向顧客提供膠袋時均有收取最少五角的膠袋收費。
截至5月25日,環保署人員巡查了約7000個零售點,共發出62宗口頭警告,涉及的違例事項包括免費提供膠袋盛載非食品或氣密包裝的食品、免費提供不織布袋或提供回扣以抵消收費。
對于有個別商戶收取多于五角的膠袋收費,或于法例可豁免收費的情況下收取膠袋費,環保署指有關做法如沒抵觸法例而能夠推動減少濫用膠袋,從環保的角度是可以理解的,但署方要求有關商戶張貼告示,清楚表明這是基于公司政策,以免引起混淆。
德國限塑環保深入人心
中國實施限塑令已經近7年了,但是效卻并不理想,尤其是在集貿市場,塑料袋仍然大行其道,成為監管的“盲區”。很多人還是非常習慣于使用塑料袋。最近,德國一家研究機構就塑料袋的使用問題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在受訪者當中,85%的人支持有償使用塑料袋,也就是商家不再免費提供給消費者;半數受訪者認為準備在購物時自己攜帶購物袋;只有不到3%的人表示,即便將來會收費,依然會繼續使用塑料袋。
為了減少白色污染,德國以及整個歐盟正在考慮對塑料袋的使用進行征稅,或者提高塑料袋使用成本,甚至不排除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歐盟的目標要在 2025年之前,將年人均塑料袋的使用量由目前的200個降到40個,而德國現在的年人均塑料袋使用量是70個,相對而言,這個目標比較容易實現。而且塑料袋只占德國所有塑料消費品的1%不到,減少或者禁止使用不會對市場造成沖擊,以及對經濟產生影響。
德國人對塑料袋的態度可以說是既愛又恨,塑料袋方便,經濟實惠、深受商家和消費者的歡迎。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然而它的降解周期長達450年,塑料袋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造成了越來越嚴重的污染。德國對塑料袋的使用沒有法律上的規定,收費與否,由商家自行決定。以前大多是免費為顧客提供,而且德國的塑料袋質量非常的好,東西裝的再多,也很少會發生破漏或者是斷裂的現象。
上一篇:“開拓亞洲及拉美新興市場”研討會
下一篇:粉末涂料附著力促進劑進軍環保事業
>>返回